访谈时间:2018年10月26日 下午3:00—5:00
汪火树同志简历:
汪火树,男,汉族,1972年11月出生,安徽芜湖县人,1993年10月参加工作,199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大学学历,现任芜湖县水务局局长。
1991.10-1993.10 安徽水利电力学校水行政管理学生
1993.10-1996.03 花桥乡水利站技术员
1996.03-2001.07 县水利局水政股办事员
2001.07-2004.07 在新丰乡新丰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
2004.07-2005.10 在县防汛办公室任副科级办事员
2005.10-2006.10 在湾沚镇政府任副镇长(挂职)
2006.10-2016.10 在芜湖县水务局任副局长
2016.10-2017.03 任芜湖县水务局党组副书记、副局长
2017.04至今 任芜湖县水务局党组书记、局长
单位职责:
(一)贯彻执行《水法》、《防洪法》、《水土保持法》法律、法规和规章,并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,研究制定全县水务工作的意见和制度。
(二)执行国家和省、市、县水利工作方针、政策、文件,组织编制全县水利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,并监督实施。
(三)负责全县防汛抗旱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日常工作。
(四)主管全县水土保持工作。
(五)统一管理全县水资源,组织全县水资源的调查评价和监测,依法实施全县水政监察,拟定全县取水、供水规划,指导和监督全县用水工作。
(六)组织全县主要河流及跨镇和县界河流的综合治理和开发,负责全县水利工程和取、排、供水的规划、设计、报批,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组织实施(城市供水待县委、县政府将相应职能部门调整归属我局后再承担)。
(七)负责并指导全县水利工程建设、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及水利行业管理;指导全县防洪、除涝、灌溉等工作。
(八)主管全县农村水利、城市规划区地下水、农村安全饮用水工作,协助做好水环境保护等工作。
(九)负责全县水利建设的计划安排及资金使用与管理,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水利经济政策和财务制度,监督、检查水利系统国有资产的保值、增值。
(十)负责全县河道采砂监管工作。
(十一)承办县委、县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。
2018年是安徽省实施农田水利“最后一公里”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,我县精心谋划、多措并举,编制完成了《芜湖县农田水利专项规划(2018~2022年)》,制定出台农田水利“最后一公里”建设五年行动实施意见。此次农田水利规划的编制,在骨干排灌工程完善的区域,坚持以小型农田灌排片区为单元,点线面结合,重点推进灌排沟渠系统及配套桥涵闸等工程建设;在丘陵地区,落实节水优先的方针,实施河、泵、渠串联工程,因地制宜发展管道输水灌溉,努力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。2018-2022年,全县农田水利“最后一公里”规划治理农田34.78万亩。到2022年,全县27个灌排能力较弱的小型农田灌排片区灌溉保证率提高到75%以上,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.545,实现旱能灌、涝能排、渍能降。
2018年,全县计划完成农田水利“最后一公里”治理面积5.29 万亩,共落实农田水利专项资金5819 万元,其中省级投资1003万元,市级配套595万元,县级配套 700万元,镇资金1325 万元。
近年来,以“河长制”为抓手的“三水共治”工程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,加大河湖水生态保护行动力度,治水工作实现了从“见河长”到“见行动”、“见成效”。
一是全民参与 “见河长”
我县坚持“党政同责”,合力治水的认识高度凝聚,“河长制”工作县域全覆盖,是全省河长制组织体系建立最早、规格最高的县份之一,很多实践做法被省委省政府实施方案吸收采纳。包括县委书记、县长在内的9位县级河长坚持问题导向,累计巡河21次,镇级河长巡河384次,村级河长巡河2442次,实现了检查工作“全河段、全天候、全方位”,持续开展了渔业畜禽养殖污染、河湖水域及岸线、禁止非法采砂、农村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等重点水污染治理活动。
二是三水共治 “见行动”
两年来,围绕让水“清”起来、“流起来”、“活起来”的思路,全县城乡联动,开展大规模治水行动,实施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提升、防洪薄弱环节治理、裘公河防洪治理、陶辛千年古水系治理、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等重点水利及其它涉水项目,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6.2亿元,有力提升了水环境质量,城乡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。青弋江治理滨水景观工程、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进入全面加快实施阶段。陶辛、花桥、红杨镇水系连通工程入围国家项目库,今年陶辛镇河湖连通工程项目位列安徽省3个项目第一,获得中央补助资金3000万元。花桥镇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、陶辛防洪排涝综合治理(联圩并圩)工程、城关生态补水综合治理工程进入规划设计阶段,“一江串四湖”、“五大防洪圈”的美好愿景加速推进。
三是生态保护 “见成效” 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,顺利通过水利部全国河湖体制机制管理创新试点县验收。全县入河排污口清查、污染源普查、固废排查工作完成。城关防洪墙段渔船迁移工作平稳进展,回购销毁船只64艘。农村“三大革命”工作扎实推进,处理农村生活垃圾2.8万吨,农村改厕2023户,58处污水处理设施得到监管。县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地治理工作全面推进。全县处理非法侵占岸线等涉水案件15件,拆除违章建筑、河道拦网143处,河道黄砂非法盗采局面得到稳控。
下阶段,我们将进一步践行“两山”理念,统筹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,按照县委县政府深化实施转型升级“十大工程”的意见以及本次会议精神,全面落实“河长制、湖长制、林长制”,将“清河水、净塘水、治污水”,进一步升级到“水污染治理、水生态修复、水资源保护”上来,实现生态环境提升。
一是扎实做好泵站更新改造工作。先进排涝站是市级批复的更新改造项目,装机3台套396kw,总投资326万元。目前已完工。芜湖县十三连圩居家角站、咸保站工程,装机8台套2380kw,总投资5800万元,正在建设中。石人渡排涝站是市级批复的更新改造项目,批复装机规模4台套640kw,总投资811万元,汛后正式开工建设。同时现正配合镇政府积极争取永兴泵站等更新改造项目。陶辛镇水系连通工程已获得水利部批准,补助资金3000万元。
二是开展了芜湖县2018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、工程招标等前期工作。目前,该工程正在施工中,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23万元。开展了芜湖县赵家河咸保段河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的编制、工程招标等前期工作,目前,该工程正在招标中。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155万元。
三是扎实推进花桥镇水阳江下游防洪治理裘公河堤防除险加固工程。该工程是水利专项债项目,从国家农发行贷款6900万元,委托安徽省水利勘测设计院设计,治理区域花桥镇裘公河左岸乌溪渡口至东门渡大桥,总长度为18.58公里。工程于2018年2月开工,汛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,12月31日前将完成。
四是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性项目工程提前完成。青弋江干流治理、赵家河南阳段河道整治和黄池河防洪治理等3项工程,项目总投资4.48亿元,治理堤防长度41.23公里,工程全部完工投入使用。到今年年末,全县堤防防洪通道硬化、黑色化里程将达到120公里,占全县外河防洪堤防总长度275公里的44%。
我县2017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主要控制目标是:全县用水总量控制在2.179亿m3以内,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6年下降3.7%,万元GDP用水量较2016年下降8.1%,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.54。
1.用水总量控制指标:全县用水总量为1.706亿m3,其中工业用水0.2717亿m3。
2.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指标:全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6年降幅5.9%。
3、万元GDP用水量降幅指标:全县万元GDP用水量较2016年降幅 25.9%,且全年用水总量统计上报及时、数据合理。
4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控制指标: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.54。
5、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指标:全县参与考核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12个,达标12个,达标率100%。